龙身

词典解释

1.龙的身躯。

2.《三国志·魏志·华歆传》“歆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闔门。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歆与北海邴原、管寧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寧为龙尾。”后以“龙身”形容人有声名。

词典名字:

龙身

词典发音:

lóng shēn

国语辞典
  • 龙的身躯。
  • 《三国志•魏志•华歆传》“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阖门。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裴松之注引三国··鱼豢《魏略》:“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为龙头,为龙腹,为龙尾。”后以“龙身”形容人有声名。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龙的身躯。

    山海经·中山经》:“其神状皆龙身而人面。”
    《淮南子·墬形训》:“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
    亦指似龙之身,夭矫的躯干。 清 黄始 《山东四女祠记》:“碑前枯树,半无枝叶,秃而龙身。”

    ⒉  后以“龙身”形容人有声名。

    《三国志·魏志·华歆传》“歆 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闔门。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歆 与 北海 邴原、管寧 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 歆 为龙头, 原 为龙腹, 寧 为龙尾。”
    黄遵宪 《己亥续怀人诗·浏阳欧阳瓣薑》:“编到《沅湘耆旧録》,难为君称作龙身。”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龙身

  • 龙身是一个词语,指龙的身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