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骧

词典解释: lóng xiāng 1.亦作"龙襄"。昂举腾跃貌。 2.骏马。 3.指晋大将将军王浚。 4.指画家顾恺之。 5.《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梁有﹑神威﹑拱宸等军,皆武勇之士也。每一人铠仗费数十万,装以组绣,饰以金银﹐人望而畏之。"后以泛指英勇的军队。 6.指大船。晋将军王浚为伐吴曾造大船。

词典名字:

龙骧

词典发音:

lóng xiāng

国语辞典
1.亦作"龙襄"。昂举腾跃貌。 2.骏马。 3.指晋大将龙骧将军王浚。 4.指画家顾恺之。 5.《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梁有龙骧﹑神威﹑拱宸等军,皆武勇之士也。每一人铠仗费数十万,装以组绣,饰以金银﹐人望而畏之。"后以泛指英勇的军队。 6.指大船。晋龙骧将军王浚为伐吴曾造大船。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龙襄”。昂举腾跃貌。

《汉书·叙传下》:“云起龙襄,化为侯王,割有 齐 楚,跨制 淮 梁。”
颜师古 注:“襄,举也。”
唐 杨巨源 《观打球有作》诗:“亲扫毬场如砥平,龙驤骤马晓光晴。”
明 孙柚 《琴心记·牛酒交欢》:“新筑沙堤行宰相,喜今朝凤翥龙驤,燕友逢春,鶯朋出谷。”
清 徐文元 《春日阅武召百官诣南苑》诗:“龙驤万骑军麾转,鵠立千官拜舞同。”

⒉  骏马。

唐 杜牧 《题安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半夜龙驤去,中原虎穴空。”

⒊  指 晋 大将龙骧将军 王濬。

李白 《永王东巡歌》之八:“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 龙驤 出峡来!”
王琦 注引《晋书·武帝纪》:“咸寧 五年十一月大举伐 吴,遣龙驤将军 王濬 、广武将军 唐彬 率 巴 蜀 之兵浮 江 而下。”
明 徐渭 《寿中军某侯帐词》:“惟愿绩流 燕石,名茂 龙驤。”

⒋  指画家 顾恺之。

唐 温庭筠 《赠李将军》诗:“不学 龙驤 画山水,醉乡无迹似閒云。”
曾益 等注:“《画苑》:‘ 顾愷之 善画山水,仕至龙驤将军,每大醉始命笔,人称奇絶。’”

⒌  后以泛指英勇的军队。

《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梁 有龙驤、神威、拱宸等军,皆武勇之士也。每一人鎧仗费数十万,装以组绣,饰以金银,人望而畏之。”
明 徐渭 《上督府公生日诗》:“初捧兵符分虎竹,再衔使命驭龙驤。”

⒍  指大船。 晋 龙骧将军 王濬 为伐 吴 曾造大船。参阅《晋书·王濬传》。

宋 苏轼 《大风留金山两日》诗:“龙驤万斛不敢过,渔舟一叶从掀舞。”
清 赵翼 《大风从丹徒口出江至瓜洲》诗:“我来正值游江閧,万斛龙驤莫敢动。”
严复 《救亡决论》:“第即使其説诚然,而举划木以傲龙驤,指椎轮以訾大輅,亦何足以助人张目,所谓詬弥甚耳!”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龙骧 (汉语词语)

  • 龙骧,,汉语词汇。
  • 拼音:lóng xiāng
  • 释义:1、比喻气概威武。
  • 2、古代将军的名号。三国蜀汉以关兴为龙骧将军,司马炎以王濬为龙骧将军,后苻坚、姚苌都受此名号。
  • 3、指大船。
  • 4、《齐书》:齐太祖常乘所骑赤马入殿。及践祚号此马为龙骧将军。
  • 所谓龙骧,指的是龙拉的战车。
  •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中国正式形成骑兵兵种。之前曾出现“畴骑”,为早期骑兵。战争还是主要以战车为主。
  • 龙骧、虎贲常并用
  • 龙骧,指精锐车兵,虎贲,指精锐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