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

词典解释: yī lái1.来一趟。 2.常与"二来"﹑"三来"等连用,列举理由或目的。 3.谓某种动作或情况的出现。 4.蒙语ire的音译。"来了"之意。《华夷译语》等作"亦列"。国语辞典注音 ㄧ ㄌㄞˊ  拼音 yī lái1. 來一趟。▶ 唐.白居易〈贈曇禪師〉詩:「五年不入慈恩寺,今日尋師始一來。」2. 一來到。▶ 如:「他一來就破口大罵。」3. 略略動作、行事。▶ 如:「用手那麼一來,箱子就開了。」、「你那麼一來,豈不害了他?」4. 並說數事,分別敘述之詞。▶ 《二刻拍案驚奇.卷九》:「龍香一來曉得姐姐的心事,二來見鳳生靦靦,心裡也有些喜歡。」▶ 《文明小史.第一回》:「一來盡了我們的東道之情,二來店家弄壞了他的東西,……。」

词典名字:

一来

词典发音:

yī lái

国语辞典
  • 来一趟。
  • 常与“二来”、“三来”等连用,列举理由或目的。
  • 谓某种动作或情况的出现。
  • 蒙语ire的音译。“来了”之意。
  • 基本解释

    一来[ yī lái ]

    ⒈  来一趟。

    唐·白居易〈赠昙禅师〉诗:「五年不入慈恩寺,今日寻师始一来。」

    ⒉  一来到。

    如:「他一来就破口大骂。」

    ⒊  略略动作、行事。

    如:「用手那么一来,箱子就开了。」、「你那么一来,岂不害了他?」

    ⒋  并说数事,分别叙述之词。

    《二刻拍案惊奇·卷九》:「龙香一来晓得姐姐的心事,二来见凤生腼腼,心里也有些喜欢。」
    文明小史·第一回》:「一来尽了我们的东道之情,二来店家弄坏了他的东西,……。」

    引证解释

    ⒈  来一趟。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 楚 将平,诸侯将和, 楚王 是故昧於一来。”
    唐 白居易 《赠昙禅师》诗:“五年不入 慈恩寺,今日寻师始一来。”
    《宋史·卓行传·巢谷》:“苏軾 责 黄州,与 谷 同乡,幼而识之,因与之游。及 軾 与弟 辙 在朝, 谷 浮沉里中,未尝一来相见。”

    ⒉  常与“二来”、“三来”等连用,列举理由或目的。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四折:“一来庆贺功劳,二来犒赏孩儿。”
    《二刻拍案惊奇》卷九:“龙香 一来晓得姐姐的心事,二来见 凤生 靦覥,心里也有些喜欢,要在里头撮合。”
    《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咱一来是为行好,二来也怕脏了我的店。”
    朱自清 《给亡妇》:“你常生病,却总不开口,挣扎着起来;一来怕扰我,二来怕没人做你那分儿事。”

    ⒊  谓某种动作或情况的出现。

    鲁迅 《故事新编·序言》:“不记得怎么一来,中途停了笔,去看日报了。”
    巴金 《家》七:“他自己把心关着,唯恐别人看见他的秘密,你想,这样一来别人怎好跟他接近?”
    老舍 《正红旗下》十:“到端午、中秋、重阳,大家若是都作些诗,喝点黄酒,有多好呢!哼,那么一来,天下准保太平无事了!”

    ⒋  蒙语ire的音译。“来了”之意。 《华夷译语》等作“亦列”。参阅 方龄贵 《元明戏曲中的蒙古语》。

    明 黄元吉 《流星马》第二折:“通事见正旦云:‘也七阿妈萨一来四。’”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一来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子产曰,晋楚将平,诸侯将和,楚王是故昧於一来,不如使逞而归,乃易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