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脚

词典解释: yī jiǎo 1.一条腿;一只脚。 2.一个注脚。 3.犹言一旦;一下子。 4.把有四条腿的动物分成四份,每份叫。 5.犹一步。国语辞典注音 ㄧ ㄐㄧㄠˇ  拼音 yī jiǎo1. 一隻腳。▶ 《北史.卷九四.高麗傳》:「拜則曳一腳,立多反拱,行必插手。」▶ 唐.杜甫〈有懷臺州鄭十八司戶〉詩:「山鬼獨一腳,蝮虵長如樹。」2. 一下子。▶ 《水滸傳.第二四回》:「一腳歇了擔兒,便去除了簾子,關上大門。」亦作 「一腳子」。 3. 獸身的四分之一部分。▶ 《通俗編.數目》:「物之有四腳者,四分之,各為一腳,今食肆中有此言。」▶ 元.關漢卿《緋衣夢.第三折》:「兀那茶三婆,一腳狗肉賣不了的。」4. 一個。▶ 《石點頭.卷六.乞丐婦重配鸞儔》:「吾兄若知,定先要挨一腳媒人。」5. 一份。▶ 如:「要玩牌,我也加一腳。」6. 一方面。▶ 《通俗編.數目》引《朱子語錄》:「興于詩章,只是游藝一腳意思。」

词典名字:

一脚

词典发音:

yī jiǎo

国语辞典
  • 一条腿;一只脚。
  • 一个注脚。
  • 把有四条腿的动物分成四份,每份叫一脚。
  • 犹言一旦;一下子。
  • 犹一步。
  • 基本解释

    一脚[ yī jiǎo ]

    ⒈  一只脚。

    《北史·卷九四·高丽传》:「拜则曳一脚,立多反拱,行必插手。」
    唐·杜甫〈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诗:「山鬼独一脚,蝮虵长如树。」

    ⒉  一下子。也作「一脚地」。

    《水浒传·第二四回》:「一脚歇了担儿,便去除了帘子,关上大门。」

    ⒊  兽身的四分之一部分。

    《通俗编·数目》:「物之有四脚者,四分之,各为一脚,今食肆中有此言。」
    元·关汉卿《绯衣梦·第三折》:「兀那茶三婆,一脚狗肉卖不了的。」

    ⒋  一个。

    石点头·卷六·乞丐妇重配鸾俦》:「吾兄若知,定先要挨一脚媒人。」

    ⒌  一份。

    如:「要玩牌,我也加一脚。」

    ⒍  一方面。

    《通俗编·数目》引《朱子语录》:「兴于诗章,只是游艺一脚意思。」

    引证解释

    ⒈  一条腿;一只脚。

    《尔雅·释地》“北方有比肩民焉,迭食而迭望” 晋 郭璞 注:“此即半体之人,各有一目、一鼻、一孔、一臂、一脚。”
    《北史·高句丽传》:“俗洁浄自喜,尚容止,以趋走为敬,拜则曳一脚,立则反拱,行必插手。”
    唐 杜甫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诗:“山鬼独一脚,蝮蛇长如树。”

    ⒉  一个注脚。

    《朱子语类》卷三四:“圣人自是不论到这里,然此只是 尹氏 添此一脚,本文非有此意。”

    ⒊  犹言一旦;一下子。

    水浒传》第二四回:“﹝ 武大 ﹞真个每日只做一半炊饼去卖,未晚便归。一脚歇了担儿,便去除了帘子,关上大门,却来家里坐地。”
    元 岳伯川 《铁拐李》李二折:“我和你十七八共枕同眠,二十载儿女姻缘,一脚地停尸在眼前,则落的酒茶浇奠。”
    王实甫 《破窑记》第二折:“我一脚的不在家,把我铜斗儿家缘都破败了也!”

    ⒋  把有四条腿的动物分成四份,每份叫一脚。

    《水浒传》第四回:“智深 无移时,又吃了这桶酒,剩下一脚狗腿,把来揣在怀里。”
    清 翟灏 《通俗编·数目》:“物之有四脚者,四分之,各为一脚。今食肆中有此言。”

    ⒌  犹一步。

    李準 《不能走那条路》一:“张拴 是个小农户,经不起这波折,黑夜白天怎样打算,也过不去这一脚。”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一脚

  • 一脚是中国汉语里的词汇,属于多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