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力

词典解释

1.不尽全力;不用力

2.效率和成效低

不尽力,不用力。

《后汉书·杨终传》:“ 汉 兴,诸侯王不力教诲,多触禁忌,故有亡国之祸。” 宋 范成大 《荣木》诗:“天黑路长,屹蹶可畏。隶也不力,奚取六驥。”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有司﹞始则催徵不力,继则发给不时,失误军机,多由於此。”

词典名字:

不力

词典发音:

bù lì

国语辞典

不力 bùlì

(1) [not to do one's best]∶不尽全力;不用力

办事不力

(2) [fail to be effective]∶效率和成效低

领导不力

基本解释

不力[ bù lì ]

⒈  不尽力、未用心力。

宋·文天祥〈正气歌〉:「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文明小史·第二八回》:「这桩事并不是龙令的错处,杀是强盗杀的,不过为著闹教而起,说他保护不力,他已经担不起怎么还好说他串通了强盗去杀教士?」

得力

英语not to do one's best, not to exert oneself

法语ne pas s'exercer, ne pas faire de son mieux

引证解释

⒈  不尽力,不用力。

后汉书·杨终传》:“汉 兴,诸侯王不力教诲,多触禁忌,故有亡国之祸。”
范成大 《荣木》诗:“天黑路长屹蹶可畏。隶也不力,奚取六驥。”
唐顺之条陈海防经略事疏》:“﹝有司﹞始则催徵不力,继则发给不时,失误军机,多由於此。”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不力

  • 不力(bù lì)出自《后汉书·杨终传》,解释为不尽力,不用力;成效差,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