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

词典解释

西汉文学家。平原厌次(今山东陵县东北,一说今山东惠民东)人,字曼倩。武帝时,为太中大夫。性诙谐滑稽。曾以辞赋谏武帝戒奢侈,又陈农战强国之策,然终不为用。辞赋以《答客难》《非有先生论》较为有名。《汉书·艺文志》杂家有《东方朔》二十篇,今佚。《神异经》《海内十洲记》等书皆为托名于他的作品。后世关于他的传说很多,但多非信史。

词典名字:

东方朔

词典发音:

dōng fāng shuò

国语辞典
(前154-前93)西汉文学家。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武帝时为太中大夫。性格诙谐滑稽。善辞赋,名篇有《答客难》。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东方朔 (西汉辞赋家)

  • 东方朔(公元前154年-公元前93年),本姓张,字曼倩,西汉平原郡厌次县(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人。 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当时的皇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以重用。
  • 东方朔一生著述甚丰,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的名篇。亦有后人假托其名作文。明人张溥汇为《东方太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