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书

词典解释

书名。北宋陈旸撰。世称《陈旸乐书》。成书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前。二百卷,目录二十卷。前九十五卷摘录《周礼》《仪礼》《礼记》《诗经》《尚书》《春秋》《周易》《孝经》《论语》《孟子》等书中有关音乐的文字,为之训义,阐述儒家音乐思想;后一百零五卷为乐图论,论述律吕五声、八音(乐器)、历代乐章、乐舞、杂乐、百戏等,并记述民间音乐、少数民族音乐和外国音乐,以及各种乐器等。

词典名字:

乐书

词典发音:

lè shū

国语辞典
1.《史记》八书之一。 2.泛指论述音乐的著作。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史记》八书之一。

《史记·太史公自序》:“人情之所感,远俗则怀,比《乐书》以述来古,作《乐书》第二。”

⒉  泛指论述音乐的著作。

南朝 梁 沉约 《修定乐书疏》:“晋 中经簿,无復乐书。”
《明史·乐志一》:“﹝ 张鶚 ﹞併进所著乐书二部。”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乐书 (从《史记》相关篇章中辑录成关于音乐的著述)

  • 简介:乐书是指《史记》中的《礼记·乐记》,而《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的内容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但是很可惜其中有部分内容已经散失。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史记·乐书》乃是后人从中补充进来的。虽然前后内容有所不同,但是音乐思想与司马迁还是比较符合。《史记·乐书》深入地阐述了“礼”、“乐”的区别以及二者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