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旗

词典解释: lìng qí 1.即令箭。国语辞典注音 ㄌㄧㄥˋ ㄑㄧˊ  拼音 lìng qí古代用來發布命令的旗子。亦稱為「令箭」。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124页 第1卷 1124

词典名字:

令旗

词典发音:

lìng qí

国语辞典
即令箭。
基本解释

令旗[ lìng qí ]

⒈  古代用来发布命令的旗子

引证解释

⒈  即令箭。参见“令箭”。

李渔奈何天·助边》:“老旦副浄扮二差官持令箭上:‘赤手钧旨空拳缴令旗;钱粮着落常例不曾亏。’”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令旗

  • 在中国古代的军队中,普遍使用小旗作为传达命令时的标志,称为令旗。通常,旗杆头为铁制尖头,旗为绸布制,上写有一个“令”字。《清文献通考》的《兵十六》卷中记载,大将军、将军、督抚等高级军官,使用三角形令旗;驻防将军、都统、副都统用方形令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