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邑考

词典解释: 注音 ㄅㄛˊ ㄧˋ ㄎㄠˇ  拼音 bó yì kǎo周文王的長子。▶ 《禮記.檀弓上》:「昔者文王舍而立武王。」▶ 《史記.卷三五.管蔡世家》:「故文王舍而以發為太子。」

词典名字:

伯邑考

词典发音:

bó yì kǎo

国语辞典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伯邑考

  • 伯邑考,生卒年不详,姓姬,名考,周文王姬昌嫡长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兄长,母太姒[sì]。
  • 周文王十三岁,长子伯邑考出生。十五岁时,次子周武王出生。一说,周文王被纣王囚禁后,伯邑考在殷商做人质,为纣王驾车。纣王烹杀伯邑考,将他做成肉羹赐给周文王,并说:“圣人应当不会吃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周文王最后还是吃下肉羹。纣王说:“谁说西伯昌是圣人?吃了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尚且不自知。”另一说,周文王舍弃伯邑考立次子周武王为太子。王国维等认为周文王舍弃伯邑考及伯邑考的儿子而立周武王为太子,是遵循殷礼。梁玉绳则认为伯邑考是早死,并非被周文王废掉太子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