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颜

词典解释


伯颜(1236—1295)。元大将。巴邻氏。长于西域,入朝奏事,被世祖留用。至元二年(1265年)任中书左丞相。十一年,领兵攻宋。从襄阳沿汉水入长江东下,次年,下建康,进右相。十三年陷临安(今杭州),俘谢太后、恭帝等北去。此后长期统军北方与叛王*海都作战。三十一年世祖死,他奉成宗即位,同年十二月(1295年初)病死。
伯颜(?—1340)。元末大臣。蔑里乞氏。镇海孙。武宗藩邸侍从。武宗即位后,历官江浙、江西、河南等行省平章政事。文宗时任知枢密院事,封浚宁王。元统元年(1333年),迎立顺帝,任右相,进太师,改封秦王。至元元年(1335年)杀左相唐其势及顺帝后伯牙吾氏,独专国政,为顺帝所忌。后谋废立被告发,贬恩州阳春(今属广东)安置,病死途中。

词典名字:

伯颜

词典发音:

bó yán

国语辞典
蒙古语。意为富,财物多。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蒙古 语。意为富,财物多。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蒙古语》:“元 人以本国语命名……或取吉祥。如伯颜者,富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伯颜 (元朝大将)

  • 伯颜(1236年—1295年1月11日),蒙古八邻部人。元朝大将。曾祖述律哥图、祖阿刺从成吉思汗征战有功,封八邻部左千户及断事官。
  • 伯颜少长于伊利汗国。至元初年,受伊儿汗旭烈兀命奉使入朝,受元世祖忽必烈赏识,拜中书左丞相,后升任同知枢密院事。于至元十一年(1274年),统兵伐南宋。南宋灭亡后,曾出镇和林,数平诸王叛乱。忽必烈驾崩后,受顾命拥戴元成宗铁穆耳即位,加太傅、录军国重事。至元三十一年十二月(1295年1月)病卒,年五十九。累赠宣忠佐命开济翊戴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淮王,谥号“忠武”。
  • 伯颜善作诗文,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统二十万大军伐宋,如统一人。成功还朝,口不言功,行囊仅随身衣被。他智略过人,深明大义,用兵筹谋,出神入化。在带兵、用兵、治军方面都有值得兵家称道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