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高

词典解释

1.春秋时贤士。

2.汉龙述的字。敦厚廉正,为时人所敬重。

词典名字:

伯高

词典发音:

bó gāo

国语辞典
1.春秋时贤士。 2.汉龙述的字。敦厚廉正,为时人所敬重。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时贤士。 《礼记·檀弓上》:“伯高 之丧, 孔氏 之使者未至。 冉子 摄束帛乘马而将之。

孔子 曰:‘异哉!徒使我不诚於 伯高。’”
郑玄 注:“伯高 死时在 衞,未闻何国人。”
《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伯高 死於 衞,赴於 孔子。”

⒉  汉 龙述 的字。敦厚廉正,为时人所敬重。

《后汉书·马援传》:“龙伯高 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効之……効 伯高 不得,犹为谨勑之士,所谓刻鵠不成尚类鶩者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伯高

伯高,古代医家名。传说上古之经脉学医家,黄帝臣。晋代史学家、医学家皇甫谧撰《黄帝针灸甲乙经》,曾指出: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色侯,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之性命,穷神极变,而针道生焉,其论至妙。可知伯高之为医是以针灸之理论、临床和熨法等外治为特长,同时,对脉理亦多有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