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

词典解释

1.不消说

2.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追加理由,用法基本上同况且

1.亦作“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达更进一层的意思。

《后汉书·杨终传》:“昔 殷 民近迁 洛邑 ,且犹怨望,何况去中土之肥饶,寄不毛之荒极乎?” 南朝 宋 何承天 《雉子游原泽》诗:“卿相非所盼,何况於千金。” 唐 元稹 《酬乐天赴江州路上见寄》诗之三:“云高风苦多,会合难遽因;天上犹有碍,何况地上身。”《三国志平话》卷上:“ 刘备 言曰:‘功劳皆是咱军,无功军得赏,何况咱军?’” 冰心 《关于女人·我的学生》:“物力还应当爱惜,何况人力?”

2.见“何况”。

词典名字:

何况

词典发音:

hé kuàng

国语辞典

何况 hékuàng

(1) [let alone]∶不消说

一项改革都会经过不少曲折,更何况一场革命

(2) [furthermore]∶更加

学好本民族的语言尚且要花许多力气,何况学习另一种语言呢

(3) [what is more]∶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追加理由,用法基本上同“况且”

何况供百人。——· 洪亮吉《治平篇》

你去接他一下,这儿不好找,何况他又是第一次来

基本解释

何况[ hé kuàng ]

⒈  比较或更进一层推论。

《文选·谢朓·暂使下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
《红楼梦·第六回》:「俗语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呢,何况你我。」

况且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达更进一层的意思。见“何况”。

《后汉书·杨终传》:“昔 殷 民近迁 洛邑,且犹怨望,何况去中土之肥饶,寄不毛之荒极乎?”
南朝 宋 何承天 《雉子游原泽》诗:“卿相非所盼,何况於千金。”
唐 元稹 《酬乐天赴江州路上见寄》诗之三:“云高风苦多,会合难遽因;天上犹有碍,何况地上身。”
《三国志平话》卷上:“刘备 言曰:‘功劳皆是咱军,无功军得赏,何况咱军?’”
冰心 《关于女人·我的学生》:“物力还应当爱惜,何况人力?”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何况 (汉语词汇)

  • 何况,是指用反问的语气表达更进一层的意思。语出《后汉书·杨终传》:“昔殷民近迁洛邑 ,且犹怨望,何况去中土之肥饶,寄不毛之荒极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