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臣

词典解释: nìng chén 1.奸邪谄上之臣。国语辞典注音 ㄋㄧㄥˋ ㄔㄣˊ  拼音 nìng chén善於奉承、諂媚的臣子。▶ 《大宋宣和遺事.元集》:「致平端自親賢哲,稔亂無非近。」▶ 《三國演義.第九回》:「不可令執筆於幼主左右,使吾等蒙其訕議也。」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222页 第1卷 1222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53页

词典名字:

佞臣

词典发音:

nìng chén

国语辞典

佞臣 nìngchén

[crafty and fawning officials as subjects to the king] 奸邪谄媚的臣子

基本解释

佞臣[ nìng chén ]

⒈  善于奉承、谄媚的臣子。

《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致平端自亲贤哲,稔乱无非近佞臣。」
三国演义·第九回》:「不可令佞臣执笔于幼主左右,使吾等蒙其讪议也。」

引证解释

⒈  奸邪谄上之臣。

汉 桓宽 《盐铁论·论儒》:“子瑕,佞臣也。”
唐 白居易 《李都尉古剑》诗:“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十:“吾此一死,可羞千古佞臣贼子之颜,復何恨哉!”
袁鹰 《悲欢》:“古往今来,有几个独夫酷吏民贼佞臣,能及得上这一伙两脚豺狼。”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佞臣

  • 佞臣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nìngchén,意思是指奸邪谄媚的臣子。该词语在 《盐铁论·论儒》和《李都尉古剑》等文献均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