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士

词典解释: xiū shì 1.有道德修养的人,操行高洁之人。 2.天主教或东正教中出家修道的男子。国语辞典注音 ㄒㄧㄡ ㄕˋ  拼音 xiū shì1. 操行純潔之士。▶ 《韓非子.孤憤》:「人臣之欲得官者,其且以精絜固身。」2. 天主教中修道的男子。

词典名字:

修士

词典发音:

xiū shì

国语辞典

修士 xiūshì

[cleric] 有道德修养的人,操行高洁之人;天主教或东正教中出家修道的男子

基本解释

修士[ xiū shì ]

⒈  操行纯洁之士。

《韩非子·孤愤》:「人臣之欲得官者,其修士且以精絜固身。」

⒉  天主教中修道的男子。

英语member of religious order, frater

德语Mönchtum

法语Frère (religieux)​, clerc

引证解释

⒈  有道德修养的人,操行高洁之人。

《韩非子·孤愤》:“人臣之欲得官者,其修士且以精絜固身,其智士且以治辩进业。”
陈奇猷 集释:“旧注:修士,谓修身之士,但精洁自固其身。”
宋 叶适 《陈君墓志铭》:“呜呼 巖 也,父之鉅子,弟之任兄,师之传人,出而从宦,国之修士也夫!”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敝巾葛拂,緼袍麻鞋,上教修士,下説齐民。”

⒉  天主教或东正教中出家修道的男子。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修士 (天主教教职人员称谓)

  • 修士英文是Monk,天主教神职学位一类,执事之下,指基督教修院制度形成后进入修道院修行的人。天主教修士一般经过数年的修院学习,然后经主教祝圣为执事,执事之前的修院学生称之为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