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

词典解释

道教谓学道修行为修真。唐玄宗 《送道士薛季昌还山》诗:“洞府修真客, 衡阳 念旧居。”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叙画》:“画人物必分贵贱气貌、朝代衣冠。释门有善功方便之颜,道像具修真度世之范。”《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其次者修真炼性,吐故纳新,筑坎离以延年,煮铅汞以济物。”

词典名字:

修真

词典发音:

xiū zhēn

国语辞典
道教谓学道修行为修真。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道教谓学道修行为修真。

唐玄宗 《送道士薛季昌还山》诗:“洞府修真客, 衡阳 念旧居。”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叙画》:“画人物必分贵贱气貌朝代衣冠释门有善功方便之颜,道像具修真度世之范。”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其次者修真炼性吐故纳新,筑坎离延年,煮铅汞济物。”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修真 (道家理论之一)

  • 修真者,借假修真也。道教中,学道修行,求得真我,去伪存真为“修真”。
  • 修真之名,古已有之,俗曰修道。它囊括了动以化精、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还虚合道、位证真仙的全部修持过程。何谓真?真乃真人之业位,真乃真仙,不是自封标榜,实乃空间上界所封也。真人乃修道人的最高境界,修持者均应胸怀大志,高瞻远瞩,终生勤奋,刻苦修持,德功并进,以求达到真人、真仙的上乘境界,故曰修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