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倾城

词典解释

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1.【解释】: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2.【出自】:《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汉书·外戚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3.【示例】:一个太真妃~。 ◎元·白朴《梧桐雨》第一折

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汉武帝时音乐家李延年诗“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位佳人就是他的妹妹,武帝闻此曲后,遂纳纳其妹为妃,即史上所称的“李夫人”。 李夫人貌美如花,通音律,善歌舞,很受武帝宠爱,后因病重,武帝时常前往探望,而李夫人始终背对武帝,不以正面侍君,说是病颜憔悴,怕有损在武帝心中的美好形象,李夫人死后,武帝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对她怀念不已。白居易据此写了一首讽谕诗《李夫人》。 汉武帝,,初丧李夫人。 夫人病时不肯别,,死后留得生前恩。 君恩不尽念不已,,甘泉殿里令写真。 丹青画出竟何益?,不言不笑愁杀人。 又令方士合灵药,,玉釜煎链金炉焚。 九华帐深夜悄悄,,反魂香降夫人魂。 夫人之魂在何许?,香烟引到焚香处。 既来何苦不须臾?,缥缈悠扬还灭去。 去何速兮来何迟?,是耶非耶两不知。 翠蛾仿佛平生貌,,不似昭阳寝疾时。 魂之不来君心苦,,魂之来兮君亦悲。 背灯隔帐不得语,,安用暂来还见违。 伤心不独汉武帝,,自古及今皆若斯。 君不见穆王三日哭,,重璧台前伤盛姬。 又不见泰陵一掬泪,,马嵬坡下念贵妃。 纵令妍姿艳质化为土,,此恨长在无销期。 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 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

倾国倾城城下之盟盟山誓海海不扬波波光鳞鳞鳞次栉比比众不同同休共戚戚戚具尔尔汝之交交口同声声东击西西台痛哭哭丧着脸脸无人色色丝虀臼臼头深目目下十行行不从径径一周三三三两两两世为人人一己百百万雄兵兵不厌权权倾中外外刚内柔柔声下气气义相投投井下石石人石马马上功成成一家言言三语四四不拗六六亲不和和光同尘尘垢秕糠糠秕在前前仆后继继古开今今夕何夕夕寐宵兴兴云致雨雨丝风片片云遮顶顶名冒姓姓甚名谁谁是谁非非亲非故故人之情情不可却却之不恭恭而有礼礼为情貌貌似强大大中至正正中下怀怀丸操弹弹丝品竹竹报平安安不忘危危于累卵卵与石斗斗丽争妍妍姿艳质质伛影曲曲不离口口不二价价增一顾顾全大局局地吁天天上人间间不容发发上冲冠冠上加冠冠上履下下不为例例直禁简简丝数米

词典名字:

倾国倾城

词典发音:

qīng guó qīng chéng

国语辞典
《汉书·孝武李夫人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后以“倾国倾城”或“倾城倾国”形容女子极为美丽。
基本解释

倾国倾城[ qīng guó qīng chéng ]

⒈  使全城、全国的人都为之倾倒爱慕。语本形容女子极为美丽动人。也作「倾城倾国」。

《汉书·卷九十七·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子龙见妇人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看那小姐已觉得倾国倾城,便道:『有如此绝色佳人,何怕不中姑娘之意!』」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倾城倾国”。

《汉书·外戚传上·李夫人》:“延年 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絶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寧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后因以“倾国倾城”或“倾城倾国”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虽非图画,入 甘泉 而不分;言异神仙,戏 阳臺 而无别,真可谓倾国倾城,无对无双者也。”
唐 武元衡 《赠佳人》诗:“步摇金翠玉搔头,倾国倾城胜 莫愁。”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二:“所谓倾城倾国者,盖一城一国之人皆倾心而爱悦之。”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小子多愁多病身,怎当他倾国倾城貌。”
《花月痕》第七回:“那花选有甚么看头呢?所选的人,横竖是那 并州 几个粉头,又难道又有个倾国倾城的出来么?”

成语解释

倾国倾城

【解释】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出处】《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汉书·外戚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示例】一个太真妃~。 ◎元·白朴《梧桐雨》第一折

【近义词】倾城倾国、国色天香、出水芙蓉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网络解释

倾国倾城 (汉语成语)

  • 倾国倾城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qīng guó qīng chéng,意思是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出自于《诗·大雅·瞻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