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定

词典解释: rù dìng 僧人修行的一种方法,端坐闭眼,心神专注。国语辞典注音 ㄖㄨˋ ㄉㄧㄥˋ  拼音 rù dìng佛教用語。指修習禪觀時,心念惟安住在一對象上,而餘念不生的境界。▶ 《西遊記.第二回》:「參禪打坐,戒語持齋,或睡功,或立功,並坐關之類。」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061页 第1卷 1061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106页

词典名字:

入定

词典发音:

rù dìng

国语辞典

入定 rùdìng

[trance] 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法,闭眼静坐,控制思想,不起杂念

老僧入定

基本解释

入定[ rù dìng ]

⒈  佛教用语。指修习禅观时,心念惟安住在一对象上,而余念生的境界。

《西游记·第二回》:「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谓安心一处而不昏沉,了了分明而无杂念。多取趺坐式。谓佛教徒闭目静坐,不起杂念,使心定于一处。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曲女城》:“时仙人居 殑伽河 侧,栖神入定,经数万岁,形如枯木。”
唐 白居易 《在家出家》诗:“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
西游记》第二回:“此是休粮守穀,清静无为,参禪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入定

  • 入定即入于禅定。有时得道者的示寂,也称为入定。定为三学、五分法身之一,能令心专注于一境。可区分为有心定、无心定等种。有为佛道修行而入定者,亦有为等待多年后将出现于世的圣者而入定者。若欲入定者出定,以向其人弹指为佳。据《大唐西域记》载,摩诃迦叶受佛遗嘱,入定于鸡足山中;清辩论师则没身于南印度阿素洛宫,以待弥勒出世。《大智度论》亦云入定者,水火不能害,亦不命终。在瑜伽和右脑冥想中,入定亦为进入α波状态(或曰变性意识)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