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

词典解释: bā xiān 传说中的八位神仙。即铁拐李(李铁拐)、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人。相传神通广大,一日同赴蟠桃会,归途中经过大海,他们乘上各自的宝物渡海。民间有“过海,各显神通”的说法。国语辞典注音 ㄅㄚ ㄒㄧㄢ  拼音 bā xiān1. 神話傳說中的八位仙人:(1) 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藍采和、何仙姑八人。見《四遊記.東遊記.第五五回》。(2) 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張道陵、莊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 見明.楊慎《升庵外集.卷一三》。或稱為「蜀中」。2. 唐代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李璉、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八位皆善飲酒賦詩,稱為「」。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748页 第2卷 4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7页

词典名字:

八仙

词典发音:

bā xiān

国语辞典

八仙 bāxiān

[the Eight Immortals] 神话传说中道教八位神仙,即汉钟离、李铁拐、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基本解释

八仙[ bā xiān ]

⒈  神话传说中的八位仙人:(1)​ 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八人。见《四游记·东游记·第五五回》。(2)​ 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庄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见明·杨慎《升庵外集·卷一三》。

⒉  唐代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琏、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位皆善饮酒赋诗,称为「八仙」。

英语the Eight Immortals (Daoist mythology)​

德语die acht Unsterblichen

法语Huit immortels

引证解释

⒈  民间传说中道教的八个仙人。即 汉锺离、张果老、吕洞宾李铁拐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八仙故事已见于 唐、宋、元 人记载, 元 杂剧中亦有他们的形象,但姓名尚不固定。至 明 吴元泰 《八仙出处东游记传》里,始确定为以上八人。参阅《浦江清文录·八仙考》。

⒉  指 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庄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晋 谯秀 《蜀纪》以为八人均在 蜀 得道成仙,故3.指 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 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皆好饮酒赋诗,称为“酒中八仙人”。见《新唐书·李白传》。 唐 杜甫 有《饮中八仙歌》。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八仙 (古代神话人物)

  • 八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说法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代吴元泰《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李玄)、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张果)、吕洞宾(吕岩)、何仙姑(何琼)、蓝采和(许坚)、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据华轩居士考证,北宋中期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聚会时始有八仙之说。后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名言。
  • 另一含义指传统中式窗格,比如我们常见的方形桌面或者墙面,在四个角做图案,中间也有图案,我们通常叫这种图案分布形式为八仙,俗称四菜一汤。还有中式窗棂的最小构件或称衔接件,也叫八仙,并且分为明八仙和暗八仙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