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亲

词典解释: liù qīn 六种亲属,究竟指哪些亲属说法不一,较早的一种说法是指父、母、兄、弟、妻、子。泛指亲属:~不认。国语辞典注音 ㄌㄧㄡˋ ㄑㄧㄣ  拼音 liù qīn1. 六種親屬:(1) 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婭。▶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為父子……以象天明。」▶ 晉.杜預.注:「六親和睦,以事嚴父。」(2) 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從母之子、女之子。▶ 《史記.卷六二.管晏傳》:「上服度則六親固。」▶ 唐.張守節.正義:「六親謂外祖父母一,……女之子六也。」(3) 父、母、兄、弟、妻、子。▶ 《管子.牧民》:「上服度,則六親固。」(4) 父、子、兄、弟、夫、婦。 《 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傳.秦彭傳》:「乃為人設四誡,以定六親長幼之禮。」2. 近親。▶ 南朝宋.鮑照〈松柏篇〉:「昔日平居時,晨夕對六親。」▶ 唐.韓愈〈楚國夫人墓誌銘〉:「皇姑以夫人能盡婦道,稱之六親。」

词典名字:

六亲

词典发音:

liù qīn

国语辞典

六亲 liùqīn

[the six relations(father,mother,elder brothers,younger brothers,wife,children);one’s kin] 古指父、母、兄、弟、妻、子;泛指亲戚,亲人

基本解释

六亲[ liù qīn ]

⒈  六种亲属:(1)​ 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娅。晋·杜预·注:「六亲和睦,以事严父。」(2)​ 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从母之子、女之子。唐·张守节·正义:「六亲谓外祖父母一,……女之子六也。」(3)​ 父、母、兄、弟、妻、子。(4)​ 父、子、兄、弟、夫、妇。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父子……以象天明。」
《史记·卷六二·管晏传》:「上服度则六亲固。」
《管子·牧民》:「上服度,则六亲固。」
《 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秦彭传》:「乃为人设四诫,以定六亲长幼之礼。」

⒉  近亲。

南朝宋·鲍照〈松柏篇〉:「昔日平居时,晨夕对六亲。」
唐·韩愈〈楚国夫人墓志铭〉:「皇姑以夫人能尽妇道,称之六亲。」

引证解释

⒈  即以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娅为六亲。即以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娅为六亲。

历来说法不一:(1)《老子》:“六亲不和有孝慈。”
王弼 注:“六亲,父、子、兄、弟、夫、妇。”
(2)《管子·牧民》:“上服度,则六亲固。”
尹知章 注:“六亲,谓父母兄弟妻子。”
(3) 汉 贾谊 《新书·六术》篇,以父、昆弟、从父昆弟、从祖昆弟、从曾祖昆弟、族兄弟为“六亲”。(4)《史记·管晏列传》:“上服度则六亲固。”
张守节 正义:“六亲谓外祖父母一,父母二,姊妹三,妻兄弟之子四,从母之子五,女子之子六也。”
(5)《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以象天明” 晋 杜预 注:“六亲和睦,以事严父,若众星之共辰极也。”

⒉  指近亲。

南朝 宋 鲍照 《松柏篇》:“昔日平居时,晨夕对六亲。”
唐 韩愈 《楚国夫人墓志铭》:“皇姑以夫人能尽妇道,称之六亲。”
李梦阳 《朝饮马送陈子出塞》诗:“但道辞家别六亲,寧知九死无还身。”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六亲

  • 六亲历代说法不一,大致有以下几种: 1、指父子、兄弟、从父兄弟、从祖兄弟、从曾祖兄弟、同族兄弟。 2、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亚。 3、指父、母、兄、弟、妻、子女。 4、指父子、兄弟、夫妇。 5、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从母之子、女之子。6、父母、兄弟、老婆孩子
  • 六亲应该还指天地君亲师友,自古弑父者。兄弟相残者甚多。六亲不认的话也不是特别的无情。但是无情起来,天地君王亲戚老师挚友全都不认呢那就是真正可以形容一个人绝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