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真
词典解释:
1.画人的肖像
2.如实描绘事物
3.人的肖像画
1.画人的真容。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武烈太子 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孺,皆知姓名矣。”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志和》:“﹝ 志和 ﹞兴趣高远,人莫能及。 宪宗 闻之,詔写真求访。” 清 姚鼐 《题句容学博冯墨香小照》诗:“写真自古难,神艺有深造。”
2.肖像画。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之八:“死生难有却回身,不忍重看旧写真。” 清 孙枝蔚 《汉武帝》诗:“自上 甘泉 看写真,芳魂一去杳难亲。”
3.如实描绘事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
4.引申为对事物的真实反映,犹写照。
邹韬奋 《萍踪忆语》六:“富豪的高耸云霄的宏丽大厦,和贫民窟的破烂房屋相对照,可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代表型的写真。”
5.指写出真切的感情。
明 李贽 《读杜少陵》诗之一:“ 少陵 原自解传神,一动乡思便写真。”
国语辞典
◎ 写真 xiězhēn
(1) [portray a person; draw a portrait]∶画人的肖像
众臣依旨,选两个会写真的,着胡、 秦二公依前披挂,照样画了,贴在门上。夜间也即无事。——《西游记》
(2) [describe sth. as it is]∶如实描绘事物
◎ 写真 xiězhēn
[portrait] 人的肖像画
基本解释
写真[ xiě zhēn ]
⒈ 据事如实描写。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 而烦滥。」
⒉ 绘画图像。
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武烈太子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
《土风录·卷一四·遗像曰真》:「今称祖先遗像曰真,描写遗容曰写真。」
⒊ 人物的图像。
引宋·王安石〈胡笳十八拍〉一八首之八:「死生难有却回身,不忍重看旧写真,暮去朝来颜色改,四时天气揔愁人。」
⒋ 日本至今仍称摄影、相片为「写真」。为日文しゃしん的音译。今国内亦沿用。
例如:「写真集」。
引证解释
⒈ 画人的真容。
引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武烈太子 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孺,皆知姓名矣。”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志和》:“﹝ 志和 ﹞兴趣高远,人莫能及。 宪宗 闻之,詔写真求访。”
清 姚鼐 《题句容学博冯墨香小照》诗:“写真自古难,神艺有深造。”
⒉ 肖像画。
引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之八:“死生难有却回身,不忍重看旧写真。”
清 孙枝蔚 《汉武帝》诗:“自上 甘泉 看写真,芳魂一去杳难亲。”
⒊ 如实描绘事物。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
⒋ 引申为对事物的真实反映,犹写照。
引邹韬奋 《萍踪忆语》六:“富豪的高耸云霄的宏丽大厦,和贫民窟的破烂房屋相对照,可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代表型的写真。”
⒌ 指写出真切的感情。
引明 李贽 《读杜少陵》诗之一:“少陵 原自解传神,一动乡思便写真。”
网络解释
写真
写真,在中国最初的本义里是画人物的肖像,它是中国肖像画的传统名称,描画人物要求形神与本人相似,简单来说就是画画的时候力求表现人的真实面貌,所以叫做写真。现在写真多指艺术摄影,俗称艺术照写真集,又可以泛指照片。但和最初的定义相同,写真力求达到“真实”的境界。所以当今许多的商业摄影,以及一些须有其表,空洞无内涵和为了外观上的“完美无瑕”而严重修图的照片,虽然也叫做写真,但早就和写真的本意背道而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