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

词典解释


府名。唐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升凤翔郡为府。治天兴(今凤翔)。唐末辖境相当今陕西宝鸡、岐山、凤翔、麟游、扶风、眉县、周至等市县地。清代扩大,相当今麟游、扶风、眉县以西,秦岭以北地区。1913年废。唐时为长安西边重镇,曾建为西京;末年李茂贞据此称岐王;宦官韩全诲曾劫唐昭宗至此。
路名。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置。治凤翔府。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麟游、扶风、周至以西,甘肃葫芦河流域以东,崇信、平凉市以西,和宁夏同心、海原以南地区。元初废。
县名。在陕西省宝鸡市东北、关中平原和渭北黄土台原西部。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秦置雍县,唐改凤翔县。《陕西通志》:“取凤鸣岐山之义。”农产有小麦、高粱、玉米、棉花、豆类、辣椒、烟草等。矿产有石灰石、方解石、铁、煤等。工业有化学、机械、建材、纺织等。传统工艺有木版年画、泥塑。特产“西凤酒”、草帽辫和多种药材。有东湖公园、雍城遗址、秦穆公墓等名胜古迹。
夏赫连勃勃年号(413—418)。

词典名字:

凤翔

词典发音:

fèng xiáng

国语辞典
凤凰飞翔。(1)表示祥瑞景象。《孔子家语.好生》:"凤翔麟至,鸟兽驯德。"汉焦赣《易林.损之坤》:"景星照堂,麟游凤翔。"(2)称颂帝王的兴起或迁都。《文选.张衡》:"龙飞白水,凤翔参墟。"薛综注:"龙飞﹑凤翔,以喻圣人之兴也。"《文选.曹冏》:"龙飞谯沛,凤翔兖豫。"李善注引《魏志》:"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为兖州牧。后太祖迁都于许,许属豫州。"又《谢朓》:"鹊起登吴山,凤翔陵楚甸。"李善注:"孙氏初基武昌,后都建邺,故云吴山,楚甸也。"(3)比喻君子得用。《文选.傅咸》:"吾兄既凤翔,王子亦龙飞。"李善注:"其龙飞﹑凤翔,实其分也。"李周翰注:"凤翔﹑龙飞,喻君子得用。"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凤凰飞翔。(1)表示祥瑞景象。

《孔子家语·好生》:“凤翔麟至,鸟兽驯德。”
汉 焦赣 《易林·损之坤》:“景星照堂,麟游凤翔。”
(2)称颂帝王的兴起或迁都。 《文选·张衡〈东京赋〉》:“龙飞 白水,凤翔参墟。”
薛综 注:“龙飞、凤翔,以喻圣人之兴也。”
《文选·曹冏〈六代论〉》:“龙飞 譙 沛,凤翔 兖 豫。”
李善 注引《魏志》:“太祖武皇帝,沛国 譙 人,为 兖州 牧。后 太祖 迁都於 许,许 属 豫州。”
又《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鹊起登 吴 山,凤翔陵 楚 甸。”
李善 注:“孙氏 初基 武昌,后都 建鄴,故云 吴 山, 楚 甸也。”
(3)比喻君子得用。 《文选·傅咸〈赠何劭王济〉》:“吾兄既凤翔,王子亦龙飞。”
李善 注:“其龙飞、凤翔,实其分也。”
李周翰 注:“凤翔、龙飞,喻君子得用。”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