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

词典解释: gōng míng 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革除~。国语辞典注音 ㄍㄨㄥ ㄇㄧㄥˊ  拼音 gōng míng1. 功業、名聲。▶ 《文選.陸機.樂府詩一七首之一一》:「但恨薄,竹帛無所宣。」▶ 《莊子.刻意》:「若夫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而治。」2. 科舉時代稱科第和官職。▶ 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三折》:「既然如此,怎不教梁官人上朝進取去來。」▶ 《文明小史.第六回》:「他的舉人,好在離著革掉已經不遠了。我比不得你們前任柳大人,磁著這種反叛,還想保全他的。」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2511页 第2卷 767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453页

词典名字:

功名

词典发音:

gōng míng

国语辞典

功名 gōngmíng

[scholarly honour or official rank in feudal China]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基本解释

功名[ gōng míng ]

⒈  功业、名声。

《文选·陆机·乐府诗一七首之一一》:「但恨功名薄,竹帛无所宣。」
《庄子·刻意》:「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

⒉  科举时代称科第和官职。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三折》:「既然如此,怎不教梁官人上朝进取功名去来。」
文明小史·第六回》:「他的举人,好在离著革掉已经不远了。我比不得你们前任柳大人,磁著这种反叛,还想保全他的功名。」

英语scholarly honor (in imperial exams)​, rank, achievement, fame, glory

德语Ruf, Reputation (S)​

法语prix d'érudition (lors des examens impériaux)​, gloire

引证解释

⒈  功业和名声。

《庄子·山木》:“削迹损势,不为功名。”
成玄英 疏:“削除圣迹,损弃权势,岂存情於功绩,以留意於名誉!”
《史记·管晏列传》:“吾幽囚受辱, 鲍叔 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宋 岳飞 《满江红》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续范亭 《莫干山》诗:“寳剑不存池水沸,三十功名赋等闲。”

⒉  旧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不以功名为念,五经三史何曾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朴者株守课册,以求功名,致读书之人十无二三能解事。”
巴金 《家》十三:“他从前怎样苦学出身,得到功名,做了多年的官。”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功名

  • 功名,汉语词汇。拼音:gōng míng。旧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泛指功业和名声。见于《史记·管晏列传》:“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