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山

词典解释: qiān fó shān 在山东省济南市南郊。古称历山,传说舜帝耕稼于此,又称舜耕山。隋开皇间因山岩凿佛,故名。海拔285米。有兴国寺千佛崖、一览亭、舜祠、鲁班祠及龙泉、极乐、黔娄三洞等名胜古迹。为济南游览胜地。国语辞典注音 ㄑㄧㄢ ㄈㄛˊ ㄕㄢ  拼音 qiān fó shān山名。在山東省歷城縣南,是境內名勝之一。山壁多鑿佛像,大小不下千餘,因而得名。相傳虞舜於此躬耕。或稱為「歷山」、「舜耕山」。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838页 第1卷 838

词典名字:

千佛山

词典发音:

qiān fó shān

国语辞典
  • 山名。一称历山。在山东省·济南市南郊。相传耕田于此,故又名舜耕山。山中岩壁凿有北魏·开皇年间佛像千数。有龙泉洞观音堂等名胜古迹。
  • 基本解释

    千佛山[ qiān fó shān ]

    ⒈  山名。在山东省历城县南,是境内名胜之一。山壁多凿佛像,大小不下千余,因而得名。相传虞舜于此躬耕

    引证解释

    ⒈  山名。一称 历山。在 山东省 济南市 南郊。相传 舜 耕田于此,故又名 舜耕山。山中岩壁凿有 北魏 及 隋 开皇 年间佛象千数。有 龙泉洞、观音堂 等名胜古迹

    《老残游记》第二回:“到了 铁公祠 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 千佛山 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千佛山 (山东济南千佛山)

  • 千佛山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古称历山,因为古史称舜在历山耕田的缘故,又曾名舜山和舜耕山。隋开皇年间(581年一600年),因佛教盛行,随山势雕刻了数千佛像,故称千佛山。
  • 千佛山是泰山的余脉,海拔285米,占地166.1公顷,距济南市中心2.5公里,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南部,与趵突泉、大明湖并称济南三大名胜,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第九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2016年9月5日,千佛山摩崖石像及碑刻群挂牌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