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百

词典解释: bàn bǎi 五十(多指岁数):年过~。国语辞典注音 ㄅㄢˋ ㄅㄞˇ  拼音 bàn bǎi五十。多指人的歲數。▶ 唐.白居易〈戊申歲暮詠懷〉詩三首之一:「窮冬月末兩三日,年過六七時。」▶ 《三國演義.第五四回》:「吾年已,鬢髮斑白。」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09页 第1卷 709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36页

词典名字:

半百

词典发音:

bàn bǎi

国语辞典

半百 bànbǎi

[fifty] 五十(多指年龄)

年过半百

基本解释

半百[ bàn bǎi ]

⒈  五十。多指人的岁数

唐·白居易戊申岁暮咏怀〉诗三首之一:「穷冬月末两三日,半百年过六七时。」
三国演义·第五四回》:「吾年已半百,鬓发斑白。」

英语fifty (usually referring to sb's age)​

引证解释

⒈  五十。多用于年龄。

杜甫 《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红楼梦》第一回:“年过半百,膝下无儿。”
张天来 《人生的大树》:“今晚这个年过半百的女同志,被迟到的幸福激动得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半百

  • 半百,指五十。多用于年龄。语出唐 杜甫 《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