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城

词典解释


古国名,见刘恂《岭表录异》诸书。一作摩诃瞻波、瞻波、占婆、占波、占不劳等。为梵语Camp的音译,意即占城。故地在今越南中部,强盛时据有今横山至藩朗一带。秦汉时为象郡象林县地。东汉末,象林功曹之子区连自立为王,中国史籍称林邑,为象林之邑之省称。8世纪中叶后改称环王。9世纪后期又改称占城。1471年大部领土为安南攻占,1697年亡于安南阮朝。
古城名,即占城国都,一作佔。曾多次迁徙:10世纪末之前,在今越南广南-岘港省维川县的茶荞;后南迁至今义平省安仁的阇盘;15世纪末以后,又南徙至今藩朗。

词典名字:

占城

词典发音:

zhàn chéng

国语辞典
  • 古国名。故地在今越南中南部。古称林邑·元和后称环王,后又称占城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古国名。故地在今 越南 中南部。古称 林邑,唐 元和 后称 环王,后又称 占城。

    宋 苏轼 《歇白塔铺》诗:“吴 国晚蚕初断叶, 占城 早稻欲移秧。”
    宋应星天工开物·玉》:“凡琉璃石,与 中国 水精、 占城 火齐,其类相同同一光明透之义。”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占城

  • 占城(137~1697)Champa Kingdom 即占婆补罗(“补罗”梵语意为“城”),简译占婆国、占波、瞻波。位于中南半岛东南部,北起今越南河静省的横山关,南至平顺省潘郎、潘里地区。王都为因陀罗补罗(今茶荞)。中国古籍称其为象林邑,简称林邑,从8世纪下半叶至唐末,改称环王国。五代又称占城。据当地发现的国碑铭,始终自号占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