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大夫

词典解释: qīng dài fū西周、春秋时国王及诸侯所分封的臣属。地位次于诸侯。接受国君封于的都邑,世袭对都邑的统治权。服从君命,对国君有定期纳贡赋和服役的义务。国语辞典注音 ㄑㄧㄥ ㄉㄞˋ ㄈㄨ  拼音 qīng dài fū卿和大夫。後泛指貴族。▶ 《禮記.曲禮上》:「四郊多壘,此之辱也。」▶ 《孝經.章》:「三者備矣,然後能之孝也。」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2289页 第2卷 545

词典名字:

卿大夫

词典发音:

qīng dài fū

国语辞典
  • 卿和大夫。后借指高级官员。
基本解释

卿大夫[ qīng dà fū ]

⒈  卿和大夫。后泛指贵族

《礼记·曲礼上》:「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
《孝经·卿大夫章》:「三者备矣,然后能卿大夫之孝也。」

引证解释

⒈  卿和大夫。后借指高级官员。

《国语·鲁语下》:“卿大夫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
史记·汲郑列传》:“至 黯 七世,世为卿大夫。”
韩愈 《唐故相权墓碑》:“公既以能为文辞擅声於朝,多铭卿大夫功德。”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卿大夫

  • 卿大夫(qīng dà fū)西周、春秋时国王及诸侯所分封的臣属。规定要服从君命,担任重要官职,辅助国君进行统治,并对国君有纳贡赋与服役的义务。但在其“家”内,为一“家”之主,世代掌握所属都邑的军政大权。由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形成了相应的等级秩序:天子——诸侯——卿大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