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台

词典解释: è tái 1.古迹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南。相传为孔子行经陈蔡断粮处。本名弩台,唐开元九年移孔子庙于基上,故俗称""。事见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二.开封府》。国语辞典注音 ㄜˋ ㄊㄞˊ  拼音 è tái地名。位於河南省淮陽縣南里許。相傳為孔子在陳絕糧處。或稱為「弩臺」、「弦歌臺」。

词典名字:

厄台

词典发音:

è tái

国语辞典
古迹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南。相传为孔子行经陈蔡断粮处。本名弩台,唐开元九年移孔子庙于基上,故俗称"厄台"。事见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二.开封府》。
基本解释

厄台[ è tái ]

⒈  地名。位于河南省淮阳县南里许。相传为孔子在陈绝粮处。

引证解释

⒈  古迹名。在今 河南省 淮阳县 南。相传为 孔子 行经 陈 蔡 断粮处。本名 弩台,唐 开元 九年移 孔子庙 于基上,故俗称“厄臺”。事见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二·开封府》。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厄台

  • 古迹名。一说:在今 河南省 淮阳县 南。相传为 孔子 行经 陈 蔡 断粮处。本名 弩台 , 唐 开元 九年移 孔子庙 于基上,故俗称“厄台”。事见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二·开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