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郡

词典解释

郡名。
西汉初以会稽郡治吴县,故亦称吴郡。《汉书·高帝纪》:六年(公元前201年)“以故东阳郡、鄣郡、吴郡五十三县立刘贾为荆王”。一说楚汉之际分会稽郡置,汉武帝后废。《汉书·灌婴传》:“度江,破吴郡长吴下,得吴守,遂定吴、豫章、会稽郡。”
东汉永建四年(公元129年)置。治吴县(今苏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上海长江以南,大茅山以东,浙江长兴、湖州市、天目山以东,与建德市以下的钱塘江两岸;三国吴后逐渐缩小。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苏州为吴郡。

词典名字:

吴郡

词典发音:

wú jùn

国语辞典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