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

词典解释


古国名。在今云南保山市怒江以西。东汉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国王贤栗(一作扈栗)始和东汉交通,受汉封号,建立朝贡关系。其国土地肥沃,居民从事农耕、纺织等业,并与交阯、大秦贸易。永平中内属,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两县,属永昌郡。
古县名。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于哀牢国地置。治今云南盈江东;或谓在今保山市东,误。东晋成帝时废。

词典名字:

哀牢

词典发音:

āi láo

国语辞典
我国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

文选·班固东都赋>》:“自 孝武 之所不征, 孝宣 之所未臣,莫不陆讋水慄,奔走而来宾。遂绥 哀牢,开 永昌。”
李善 注引《东观汉记》“以 益州 徼外, 哀牢 王率众慕化。地旷远,置 永昌郡 也。” 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六章第一节:“永昌 是古哀牢族( 乌蛮 别种)居地。”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