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

词典解释: sì yě 四面放眼无边无际的原野:草莽|茫茫。国语辞典注音 ㄙˋ ㄧㄝˇ  拼音 sì yě四方的原野。▶ 《文選.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六》:「登高臨,北望青山阿。」▶ 《文選.張華.情詩二首之二》:「遊目外,逍遙獨延佇。」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995页 第3卷 589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34页

词典名字:

四野

词典发音:

sì yě

国语辞典

四野 sìyě

[the surrounding country;vast expanse of open ground] 四周广阔的原野;也指四面八方

名闻四野

雪后,四野白茫茫的一片

基本解释

四野[ sì yě ]

⒈  四方的原野。

《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六》:「登高临四野,北望青山阿。」
《文选·张华·情诗二首之二》:「游目四野外,逍遥独延伫。」

引证解释

⒈  四方的原野。亦泛指四方,四处。

《汉书·息夫躬传》:“如使狂夫嘄謼东崖, 匈奴 饮马於 渭水,边竟雷动,四野风起。”
南齐书·柳世隆传》:“遂四野百县,路无男人,耕田载租,皆驱女弱。”
唐 王建 《早发金堤驿》诗:“虫声四野合,月色满城白。”
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此时望重朝班,名闻四海。”
华山 《大戈壁之夜》:“四野的花岗岩,鲜亮如火。”

⒉  解放战争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简称。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四野 (汉语词语)

  • 四野,汉语词汇。
  • 拼音:sì yě
  • 释义:四方的原野。亦泛指四方,四处。
  • 后来在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野战军改编而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也简称为四野。1955年4月,中南军区奉命改称广州军区,第四野战军番号撤销,部队归广州军区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