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紇

词典解释: huí hé注音 ㄏㄨㄟˊ ㄏㄜˊ  拼音 huí hé我國少數民族之一。初與突厥為兄弟民族,後又從屬於突厥。南北朝時,為敕勒部落之一,至唐代叛離突厥後,始稱為「」,後又改稱為「回鶻」。唐時助討安史之亂及抗禦吐蕃,屢建功勛。唐文宗時,族眾西奔,散居今新疆南部。宋、元以後,名稱極多,民國二十三年,新疆省政府定稱為「維吾爾」。

词典名字:

回紇

词典发音:

huí hé

国语辞典
  • 古代民族名兼国名。为袁纥后裔,初受突厥统辖,·天宝三年灭突厥后建立可汗政权,贞元四年改称回鹘开成五年被黠戛斯所灭,余众分三支西迁:一迁吐鲁番盆地,称高昌回鹘西州回鹘;一迁葱岭西楚河畔,称葱岭西回鹘;一迁河西走廊,称河西回鹘。后改称畏吾儿(即今维吾尔)。也叫回回。参见“回回 ”。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