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口

词典解释


古地名。又称沔口、汉口、鲁口。指夏水(汉水下游的古称)注入长江处。
古城名。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筑。在今湖北武汉市黄鹄山上。因与夏口相对,故名。背山临江,形势险要,历为争战要地。两晋南朝曾为沙羡县、汝南县、江夏郡及荆州、郢州治所。
厅名。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分汉阳县汉水以北地置。治今湖北武汉市。辖境北至滠口,西至涢口,横约一百二十余里,纵约三十里。1912年改为县。

词典名字:

夏口

词典发音:

xià kǒu

国语辞典

夏口 Xiàkǒu

[Xiakou] 古地名,位于汉水下游入长江处,由于汉水自沔阳以下古称夏水,故名。夏口在江北,三国吴置夏口督屯于江南,北筑城于武汉市黄鹄山上,与夏口隔江相对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夏口 (名词解析)

  • 古镇名。因在夏水(汉水下游的古称)注入长江处,故称夏口。本在江北,即今湖北武汉市汉口。后三国吴孙权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黄鹄山上筑城,因与夏口相对,亦名夏口。这里指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