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

词典解释: duō ěr gǔn(1612-1650) : 清代摄政王。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原封和硕睿亲王,屡次率部进攻明朝。后拥立皇太极幼子福临(顺治帝)即位,自为摄政王,独揽大权。1644年统率清军入关,打败李自成农民军。进入北京后为明崇祯帝发丧,废除明末苛捐,又攻灭南明政权,镇压张献忠农民军和各地抗清义军,为清朝统一全国奠定基础。国语辞典注音 ㄉㄨㄛ ㄦˇ ㄍㄨㄣˇ  拼音 duō ěr gǔn人名。(西元1612~1651)清朝順治帝的叔父。勇略多智,以功封和碩睿親王,破李自成,定京師,迎世祖入關,因世祖年幼,攝行政事,故稱為「攝政王」。卒於喀喇城。諡忠。

词典名字:

多尔衮

词典发音:

duō ěr gǔn

国语辞典

多尔衮 Duō’ěrgǔn

[Duo'ergun,the fourteenth son of the first genaration emperor in Qing dynasty] (1612—1651)清太祖(努尔哈赤)十四子。爱新觉罗氏。因世祖即位时年幼,他以皇叔执政,独揽大权。顺治元年(1644年)统兵入关,利用汉族官僚地主以武力镇压农民起义军和各地抗清军,并创建清入关后各项制度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