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尊

词典解释: tiān zūn 1.道教对所奉天神中最高贵者的尊称。如元始﹑玉皇等。 2.佛教称佛为""。国语辞典注音 ㄊㄧㄢ ㄗㄨㄣ  拼音 tiān zūn道教對所信奉天神中最高貴者的泛稱。如元始、靈寶等。▶ 《西遊記.第三回》:「通明殿外,有東海龍王敖廣進表,聽宣詔。」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183页 第2卷 1439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87页

词典名字:

天尊

词典发音:

tiān zūn

国语辞典

天尊 tiānzūn

[spirit;God] 道教徒对所奉神仙的尊称;佛教徒对佛的尊称

基本解释

天尊[ tiān zūn ]

⒈  道教对所信奉天神中最高贵者的泛称。如元始天尊、灵宝天尊等。

西游记·第三回》:「通明殿外,有东海龙王敖广进表,听天尊宣诏。」

英语(honorific appellation of a deity)​

引证解释

⒈  道教对所奉天神中最高贵者的尊称。如 元始天尊玉皇天尊 等。

⒉  佛教称佛为“天尊”。

《无量寿经》卷上:“今日天尊行如来德。”
净影 《疏》上:“今日天尊是佛异名。天有五种。如《涅槃》説……佛於如是五天中上,故曰天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