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象

词典解释: tiān xiàng 1.《易.系辞上》:"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指天空的景象﹐如日月星辰的运行等。古人常用以占吉凶。 2.气象﹐天气。国语辞典注音 ㄊㄧㄢ ㄒㄧㄤˋ  拼音 tiān xiàng天空變化的現象,古人用來占卜吉凶。▶ 《三國演義.第七回》:「某夜觀,見一將星欲墜。以分野度之,當應在孫堅。」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179页 第2卷 1435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87页

词典名字:

天象

词典发音:

tiān xiàng

国语辞典

天象 tiānxiàng

(1) [astronomical phenomena]∶天文现象。例如月球的盈亏、太阳的出没、行星的冲合、流星的闪逝、彗星的隐现、新星的爆发、日月的交食和极光等

观测天象

(2) [meteorological phenomena;weather]∶气象;天气

天在下着微微的丝雨。一两天来的悬念和天象预报,毕竟应中了。——郭沫若《人文界的日蚀》

基本解释

天象[ tiān xiàng ]

⒈  天空变化的现象,古人用来占卜吉凶。

三国演义·第七回》:「某夜观天象,见一将星欲坠。以分野度之,当应在孙坚。」

英语meteorological or astronomical phenomenon (e.g. rainbow or eclipse)​

德语Himmelserscheinungen

法语phénomène météorologique ou astronomique (ex. arc-en-ciel ou éclipse)​

引证解释

⒈  指天空的景象,如日月星辰的运行等。古人常用以占吉凶。

《易·繫辞上》:“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书·胤征》:“羲 和 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诛。”
唐 刘知几 《史通·书志》:“必为志而论天象也,但载其时彗孛氛祲薄食晦明, 裨灶、梓慎 之所占, 京房、李郃 之所候。”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年羹尧之骄》:“年 默然久之,夜观天象,浩然长嘆曰:‘事不谐矣。’”
老舍 《茶馆》第三幕:“我夜观天象,紫微星发亮,不久必有真龙天子出现。”

⒉  气象,天气。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六:“我正想东方谚语,不能适用于西方天象,谁知元宵夜果然雨雪霏霏。”
郭沫若 《人文界的日蚀》:“天在下着微微的丝雨。一两天来的悬念和天象预报,毕竟应中了。”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天象

  • 天象,是指日月星辰在天幕上有规律的运动现象。天象是古代中国星占家对天空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泛称。现代通常指发生在地球大气层外的现象。 如太阳出没、行星运动、日月变化、彗星、流星、流星雨、陨星、日食、月食、极光、新星、超新星、月掩星、太阳黑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