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

词典解释: tiān xiāng 1.芳香的美称。 2.特指桂﹑梅﹑牡丹等花香。 3.指宫廷中用的熏香;御香。 4.祭神﹑礼佛的香。 5.指美女。国语辞典注音 ㄊㄧㄢ ㄒㄧㄤ  拼音 tiān xiāng1. 自天上傳來的香氣。▶ 唐.沈佺期〈樂城白鶴寺〉詩:「潮聲迎法鼓,雨氣濕。」2. 祭天專用之檀香。▶ 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元旦大朝會》:「主上精虔炷,為蒼生祈百穀于上穹。」3. 一種牡丹。▶ 宋.蘇軾〈雨中花.今歲花時深院〉詞:「有國豔帶酒,染袂,為我留連。」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169页 第2卷 1425

词典名字:

天香

词典发音:

tiān xiāng

国语辞典
1.芳香的美称。 2.特指桂﹑梅﹑牡丹等花香。 3.指宫廷中用的熏香;御香。 4.祭神﹑礼佛的香。 5.指美女。
基本解释

天香[ tiān xiāng ]

⒈  自天上传来的香气。

唐·沈佺期〈乐城白鹤寺〉诗:「潮声迎法鼓,雨气湿天香。」

⒉  祭天专用之檀香。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元旦大朝会》:「主上精虔炷天香,为苍生祈百谷于上穹。」

⒊  一种牡丹。

宋·苏轼〈雨中花·今岁花时深院〉词:「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

引证解释

⒈  芳香的美称。

北周 庾信 《奉和同泰寺浮图》:“天香下桂殿,仙梵入伊笙。”
李白 《庐山东林寺夜怀》诗:“天香生空虚,天乐鸣不歇。”
前蜀 贯休 《山居》诗之二二:“岂知知足金仙子,霞外天香满毳袍。”
清 纳兰性德 《桑榆墅同梁汾夜望》诗:“无月见村火,有时闻天香。”

⒉  特指桂、梅、牡丹等花香。

刘克庄念奴娇·木犀》词:“却是小山丛桂里,一夜天香飘坠。”
清 方文 《送春日偕束茹吉等看牡丹》诗:“信有天香亦倾国,金罍在手莫辞乾。”
郭沫若 《梅花树下醉歌》:“你从你自我当中,吐露出清淡的天香。”

⒊  指宫廷中用的薰香;御香。

皮日休 《送令狐补阙归朝》诗:“朝衣正在天香里,諫草应焚禁漏中。”
唐 黄滔 《奉和翁文尧员外经过七林书堂见寄》:“駟马宝车行赐礼,金章紫綬带天香。”

⒋  祭神、礼佛的香。

唐 沉佺期 《乐城白鹤寺》诗:“潮声迎法鼓,雨气湿天香。”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元旦大朝会》:“元旦侵晨禁中 景阳 鐘罢,主上精虔炷天香,为苍生祈百穀於上穹。”

⒌  指美女。参见“国色天香”。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选姿》:“非止国色难亲,天香未遇,即强颜陋质之妇,能见几人。”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天香 (汉语词汇)

  • 天香,汉语词汇。
  • 拼音 tiān xiāng,
  • 释义:1、指芳香的美称。2、特指桂、梅、牡丹等花香。3、指宫廷中用的薰香;御香。4、祭神、礼佛的香。5、指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