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

词典解释: tài zōng 1.古官名。即周之大宗伯。国语辞典注音 ㄊㄞˋ ㄗㄨㄥ  拼音 tài zōng1. 皇帝廟號。開國第二位君主多以此稱呼。如唐、宋。2. 職官名。即周之大宗伯。▶ 《尚書.顧命》:「太保、太史、皆麻冕彤裳。」▶ 漢.孔安國.傳:「、上宗即宗伯也。」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212页 第2卷 1468

词典名字:

太宗

词典发音:

tài zōng

国语辞典

太宗 tàizōng

[the second empiror since founding of a country] 开国第二代皇帝

高祖太宗法。——· 王谠《雅量》

基本解释

太宗[ tài zōng ]

⒈  皇帝庙号。开国第二位君主多以此称呼。如唐太宗宋太宗

⒉  职官名。即周之大宗伯。

《尚书·顾命》:「太保、太史、太宗皆麻冕彤裳。」
汉·孔安国·传:「太宗、上宗即宗伯也。」

英语posthumous name given to second emperor of a dynasty, King Taejong of Joseon Korea (1367-1422)​, reigned 1400-1418

引证解释

⒈  古官名。即 周 之大宗伯。参见“大宗伯”。

《书·顾命》:“太保太史、太宗,皆麻冕彤裳。”
孔 传:“太宗上宗,即宗伯也。”
《逸周书·尝麦》:“即假于太宗、少宗、少祕于社。”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太宗 (帝王庙号)

  • 太宗,是中国古代帝王常见庙号,从宋朝开始,王朝的开国皇帝庙号通常为“太祖”,从唐朝开始,第二代帝王庙号常常为“太宗”,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一些邻近国家亦有使用;历史上特别有名的是唐太宗、宋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