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
词典解释:
奉受天命。《书·泰誓中》:“惟天惠民,惟辟奉天。”孔传:“言君天下者当奉天以爱民。”
府名。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自辽阳(今属辽宁)移辽阳府于盛京(今沈阳市),改为奉天府。康熙三年(1664年)置承德县为府治。清初辖境相当今辽宁辽河以东地区。其后屡有改变,清末有今辽宁辽河以东,开原、铁岭、法库等市县以南,千山、碧流河以西地区。1913年废。当辽河中、下游,北通松花江流域,南至于海,东接朝鲜,为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心。
旧省名。清康熙四年改镇守辽东等处将军为镇守奉天等处将军。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裁将军,改设奉天省,治奉天府(今沈阳市)。辖境相当今辽宁省(旧柳边以西除外)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各一部分,吉林西北部和西南部一带地方。1929年改名辽宁省。
网络解释
奉天 (沈阳市旧称)
奉天,是沈阳市旧称。1625年,后金迁都盛京(今沈阳)。清兵大举入关之后,建都北京,称为京师(今北京)。1657年,以“奉天承运”之意在今沈阳设奉天府,自此奉天之名方开始正式出现,并一直沿用至民国的北洋政府时期。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于南京国民政府;并改奉天省为辽宁省,改奉天市为沈阳市。自1929年起,奉天重新改称沈阳。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1932年3月,在日本的扶植下伪满洲国成立,沈阳再次被更名为奉天,直至1945年抗战全面胜利,重新使用沈阳作为市名,沿用至今。奉天 (词语释义)
奉天,指奉行天命,出于《书·泰誓中》。也是行省名。属于生僻词,用作“惟天惠民,惟辟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