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妈妈
pó pó mā mā
◎ 婆婆妈妈 pópo-māmā
(1) [womanishly fussy;sentimental]∶形容人动作缓慢,言语啰嗦
(2) [have the weak feeling]∶形容感情脆弱
⒈ 谓拘泥旧俗而缺乏知识的老年妇人。
引鲁迅 《三闲集·太平歌诀》:“那小巧的机灵和这厚重的麻木相撞,便使革命文学家不敢正视社会现象,变成婆婆妈妈,欢迎喜鹊,憎厌枭鸣,只检一点吉祥之兆来陶醉自己,于是就算超出了时代。”
巴金 《灭亡》第十章:“做了鸡,就命该做人类底口里的牺牲,这大概是自然的事,而且念《往生咒》的婆婆妈妈们也承认的。”
⒉ 形容人感情脆弱。
引《红楼梦》第十一回:“﹝ 宝玉 ﹞听得 秦氏 説了这些话,如万箭攒心,那眼泪不觉流下来了……﹝ 凤姐 ﹞因説:‘ 宝玉,你忒婆婆妈妈的了。’”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十五章:“杨雪 揉着眼,也不坐下,抽抽噎噎地哭出声音来了。‘有话就讲嘛!’ 邓军 说:‘不要婆婆妈妈的。’”
婆婆妈妈
【解释】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出处】余秋雨《文化苦旅·上海人》:“上海下层社会中也有不少喜欢议论别人的婆婆妈妈。”
【近义词】唠唠叨叨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人感情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