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丘

词典解释: wǎn qiū 1.地名。古地为春秋时陈都,秦置陈县,隋开皇初改称县,清为淮宁县,即今河南淮阳县。传县东南有,高二丈,但久已平没,不可考。《诗.陈风.》:"子之汤兮,之上兮。"即指此丘。一说,四方高中央低为。参阅《诗.陈风.》毛传。国语辞典注音 ㄨㄢˇ ㄑㄧㄡ  拼音 wǎn qiū《詩經.陳風》的篇名。共三章。根據詩序:「,刺幽公淫荒昏亂、游蕩無度焉。」首章二句為「子之湯兮,之上兮。」,四方高中央低的山丘。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4806页 第3卷 1400

词典名字:

宛丘

词典发音:

wǎn qiū

国语辞典
地名。古宛丘地为春秋时陈都,秦置陈县,隋开皇初改称宛丘县,清为淮宁县,即今河南淮阳县。传县东南有宛丘,高二丈,但久已平没,不可考。《诗.陈风.宛丘》:"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即指此丘。一说,四方高中央低为宛丘。参阅《诗.陈风.宛丘》毛传。
基本解释

宛丘[ wǎn qiū ]

⒈  《诗经·陈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宛丘,刺幽公淫荒昏乱、游荡无度焉。」首章二句为「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宛丘,四方高中央低的山丘

引证解释

⒈  地名。古 宛丘 地为 春秋 时 陈 都, 秦 置 陈县,隋 开皇 初改称 宛丘县,清 为 淮宁县,即今 河南 淮阳县。传县东南有 宛丘,高二丈,但久已平没,不可考。即指此丘。一说,四方高中央低为宛丘。参阅《诗·陈风·宛丘》 毛 传。

《诗·陈风·宛丘》:“子之汤兮, 宛丘 之上兮。”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