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儒

词典解释: xiǎo rú 1.指勉力矫性而有得的儒者。 2.浅陋的儒者。 3.旧时文人谦称自己。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3384页 第2卷 1640

词典名字:

小儒

词典发音:

xiǎo rú

国语辞典

小儒 xiǎorú

(1) [short-sighted stupid intellectual] 指眼光狭小的愚陋读书人

小儒规规焉。——· 黄宗羲《原君》

(2)

导源于小儒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指勉力矫性而有得的儒者

荀子·儒效》:“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脩,知而好问然后能才,公、脩而才,可谓小儒矣。”
杨倞 注:“皆矫其不及,故为小儒也。”

⒉  浅陋的儒者。

《汉书·夏侯胜传》:“建 所谓章句小儒,破碎大道。”
宋 潘兴嗣 《师道》诗:“师道久不振,小儒咸自私。”
清 黄宗羲 《原君》:“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於天地之间,至 桀 紂 之暴,犹以为 汤 武 不当诛之。”

⒊  旧时文人谦称自己。

宋 陆游 《凄凄行》:“小儒虽微陋一饭忧国。”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小儒

  • 小儒是汉语词汇,拼音xiǎo rú,指勉力矫性而有得的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