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血

词典解释

中医学病症名。亦称“溲血”、“溺血”。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纯下鲜血、排尿时无疼痛的一种症状。可分:(1)实证。多突然发作,尿血鲜红、排尿时尿道有热感,兼见身热面赤、心烦口渴等症,多为热扰血分或下焦湿热蕴结所致,治宜清热、利湿、凉血。(2)虚证。则兼见虚热、羸瘦、目眩、耳鸣、腰腿酸软等症,多为阴虚血热,治宜滋阴凉血。若尿血淡红、食少神倦、面色萎黄或晄白、腰脊酸痛、头晕耳鸣者,多为脾肾两虚所致,宜用健脾补肾、益气摄血等法。

词典名字:

尿血

词典发音:

niào xuè

国语辞典

尿血 niàoxuè

[hematuria] 病症名。又名溲血、溺血。指小便红赤甚至尿出纯血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尿血

  • 指尿中含有过多的红细胞。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是没有红细胞的。医学上把病人尿液离心沉淀后,用显微镜来检查,如果每个高倍视野中有5个以上的红细胞,就叫血尿。
  • 若是仅仅在显微镜下查出红细胞,而眼睛看不出来有血的尿,叫做镜下血尿;如果眼睛能看出尿呈“洗肉水样”或带血色,甚至尿中有血丝或血凝块,叫做肉眼血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