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尺

词典解释: shì chǐ 1.北周时用的尺。 2.市制长度的主单位。一合一米的三分之一。以上有市丈﹑市引,以下有市寸﹑市分﹑市厘﹑市毫﹑市丝,均以十进。通称尺。国语辞典注音 ㄕˋ ㄔˇ  拼音 shì chǐ量詞。計算長度的單位。一等於零點三三三公尺。亦稱為「尺」。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4091页 第3卷 685

词典名字:

市尺

词典发音:

shì chǐ

国语辞典

市尺 shìchǐ

[chi] 市制长度的主单位,合三分之一米

基本解释

市尺[ shì chǐ ]

⒈  量词。计算长度的单位。一市尺等于零点三三三公尺。

英语chi (Chinese unit of length equal to ⅓ meter)​

法语(unité chinoise de longueur égale à 1, 3 mètre)​

引证解释

⒈  北周 时用的尺。

《隋书·律历志上》:“后周 市尺,比玉尺一尺九分三釐。”
《隋书·律历志上》“后尺,实比 晋 前尺一尺二寸八分一釐”原注:“即 开皇 官尺及 后周 市尺。”

⒉  市制长度的主单位。一市尺合一米的三分之一。市尺以上有市丈市引,市尺以下有市寸市分市厘市毫市丝,均以十进。通称尺。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市尺

  • 市尺的长度是我国根据国际标准重新度量了原有的市尺,使之容易与公尺进行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