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脉

词典解释

中医学名词。
奇经八脉之一。有总束诸脉的作用。循行路线:自季胁部起,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等穴,绕身一周(见《难经·二十八难》
针灸穴位名。见《灵枢·癫狂》。属足少阳胆经。位于第十一肋端直下平脐处。主治小腹胀痛、月经不调、带下、疝气等。

词典名字:

带脉

词典发音:

dài mài

国语辞典
中医学名词。为奇经八脉之一。中医学认为,人体诸经络皆上下周流,唯带脉环身一周,横束如带,有总束诸脉的作用。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中医名词。为奇经八脉之一。中医学认为,人体诸经络皆上下周流,唯带脉环身一周,横束如带,有总束诸脉的作用。

《素问·痿论》:“皆属於带脉而络於督脉。”
王冰 注:“带脉者,起於季脇,回身一周,而络於督脉也。”
《医宗金鉴·带脉穴歌》:“带起少阳带脉穴,绕行五枢维道间京门之下,居髎上,周迴季脇,束带然。”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带脉

  • 带脉,经穴名。出《灵枢·癫狂》。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带脉之会。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十一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布有肋下神经和肋下动、静脉。带脉主治痛经,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经闭,疝气,腰痛,及子宫脱垂,盆腔炎等。直刺0.8—1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