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

词典解释: cháng yù chūn(1330-1369) : 明初大将。字伯仁,怀远(今属安徽)人。善射,有勇力,元末参加朱元璋军,被任为副将军,与大将军徐达共同领兵,先攻灭张士诚,后北上灭元。屡立战功,军中号称“常十万”。1369年与李文忠攻克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还师途中暴病死。追封开平王。国语辞典注音 ㄔㄤˊ ㄩˋ ㄔㄨㄣ  拼音 cháng yù chūn人名。(西元1330~1369)字伯仁,明懷遠人。貌奇偉,善射,有勇力。輔佐明太祖轉戰江南,所向皆捷;又率師北征,下元都,逐元帝,平定天下。累官至左副將軍,擢為中書、平章軍國重事,贈中書右丞相。封鄂國公、開平王。謚忠武。

词典名字:

常遇春

词典发音:

cháng yù chūn

国语辞典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常遇春

  •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
  • 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军中,年仅四十,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追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
  • (概述图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