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龙

词典解释: yìng lóng 1.古代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相传禹治洪水时,有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 2.古代传说中善兴云作雨的神。国语辞典注音 ㄧㄥˋ ㄌㄨㄥˊ  拼音 yìng lóng1. 古代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相傳大禹治洪水時,有應龍以尾畫地而成江河,使水入海。▶ 《楚辭.屈原.天問》:「河海應龍,何盡何歷?鮌何所營,禹何所成?」▶ 《文選.班固.答賓戲》:「應龍潛於潢汙,魚黿媟之。」2. 古代傳說中興雲致雨的神。▶ 《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傳》:「夫女魃北而應龍翔,洪鼎聲而軍容息。」▶ 《山海經.大荒東經》:「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词典名字:

应龙

词典发音:

yìng lóng

国语辞典
1.古代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相传禹治洪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 2.古代传说中善兴云作雨的神。
基本解释

应龙[ yìng lóng ]

⒈  古代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相传大禹治洪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而成江河,使水入海。

《楚辞·屈原·天问》:「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鮌何所营,禹何所成?」
《文选·班固·答宾戏》:「应龙潜于潢污,鱼鼋媟之。」

⒉  古代传说中兴云致雨的神。

《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夫女魃北而应龙翔,洪鼎声而军容息。」
《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相传 禹 治洪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

《楚辞·天问》:“河海应龙,何画何歷? 鮌 何所营? 禹 何所存?”
《文选·班固<答宾戏>》:“应龙潜於潢污,鱼黿媟之。”
吕延济 注:“应龙,有翼之龙也。”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
清 龚自珍 《尊任》:“应龙入眢井,不瞑目以待鰍鱓之饱龙肉,而睫泪以哀井上之居民,岂得为应龙也哉!”

⒉  古代传说中善兴云作雨的神。 《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 东北隅中,有山名曰 凶犁土丘

应龙 处南极,杀 蚩尤 与 夸父,不得復上。故下数旱。旱而为 应龙 之状,乃得大雨。”
《后汉书·张衡传》:“夫 女魃 北而 应龙 翔,洪鼎声而军容息。”
李贤 注:“女魃,旱神也。 应龙,能兴云雨者也。”
苏舜钦 《天平山》诗:“旱年或播洒,润可足九土奈何泓澄,未为 应龙 取。”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应龙 (古代中国神话神兽)

  • 应龙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又名飞龙,亦作黄龙,另有学者推测应龙以庚辰为名;本居于天,曾作为黄帝大将斩杀蚩尤、夸父,曾以尾画地成江,助大禹治水,擒获无支祁。
  • 应龙于五方主中央、五行司土,为云雨雷霆、沟渎河川之神,亦是天龙之神,天神太一之妃,号曰顺天佑畿辅时应龙神。
  • 而应龙分有两种,一为毛犊与羽嘉所生,生凤凰、麒麟;二则是龙修炼一千五百年所化,龙五百年为角龙,角龙千年为应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