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州

词典解释

州名。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东夏州置。治广武(今延安市东北),唐治肤施(今延安市东北,宋移今延安市)。唐时辖境相当今陕西延安、安塞、延长、延川、志丹等市县地。宋元祐四年(1089年)升延安府。东带黄河,北控灵夏,自西夏兴起,遂为北宋边防重镇。向产石油,见沈括《梦溪笔谈》

词典名字:

延州

词典发音:

yán zhōu

国语辞典
春秋时吴公子季札本封延陵,复封州来,后因以"延州"借指季札。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时 吴 公子 季札 本封 延陵,复封 州来,后因以“延州”借指 季札。参见“延陵季子”。

文选·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延州 协心许, 楚 老惜兰芳。”
李善 注引《新序》:“延陵季子 将西聘 晋,带宝劒以过 徐君,徐君 不言而色欲之。 季子 为有上国之事,未献也,然心许之矣。使於 晋,顾反,则 徐君 死。於是以劒带 徐君 墓树而去。”
《文选·江淹杂体诗>之二五》:“共秉 延州 信,无慙 仲路 诺。”
李善 注:“延州 信,谓挂劒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延州

  • 延州,延安。望。中都督府。开元户一万六千三百四十五。乡六十。元和户九百三十八。乡十八。
  • 垦田《禹贡》雍州之域,春秋时白翟所居。秦置三十六郡,属上郡。在汉为上郡高奴县之地,今州理即上郡高奴县之城也。项羽三分秦地,以董翳为翟王,都高奴,即其地也。魏省上郡,至晋陷为戎狄,其後属赫连勃勃。後魏灭赫连昌,以属统万镇。孝文帝置金明郡,宣武帝置东夏州,废帝改为延州,以界内延水为名,置总管,管丹、延、绥三州。隋开皇八年废总管,但为延州,炀帝以为延安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