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

词典解释


府名。五代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升汴州置。治开封、浚仪(今开封市)。宋代辖境相当今河南原阳、鄢陵以东,延津、长垣以南,兰考、民权以西,太康、扶沟以北地。元改南京路,又改汴梁路。明复为开封府。1913年废。五代梁、晋、汉、周及北宋皆建都于此,梁号东都,晋至宋号东京。金自宣宗后亦都于此,号南京。为中国著名古都之一。明、清时为河南省省会。
市名。古称汴梁、汴京。在河南省中部偏东、陇海铁路线上。辖龙亭、鼓楼、南关、郊区、顺河回族区五区和开封、兰考、尉氏、通许、杞县五县。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七大古都之一。战国魏、五代梁、晋、汉、周及北宋、金等均都此。五代梁以后为开封府治。民国为河南省省会。1948年设市。据《名胜志》:开封“以开拓封域为名”。人口452万(市辖区74万,1996年)。工业有机械、仪表、化学、电力、纺织等。手工业发达,以“汴绣”、“汴绸”著名。市内有河南大学等高等学校,并有铁塔、繁塔、龙亭、相国寺、禹王台、北宋东京城遗址等名胜古迹。
县名。在河南省开封市郊、黄河南岸,陇海铁路横贯。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汉置开封、浚仪两县,宋改浚仪县为祥符县。明并开封县入祥符县,1913年又改祥符县为开封县。农产有小麦、高粱、花生、大豆、甘薯等。特产“开封西瓜”、“黄河鲤鱼”。工业有机械、建材、造纸、酿酒等。名胜古迹有朱仙镇、岳飞庙、大石桥等。

词典名字:

开封

词典发音:

kāi fēng

国语辞典

开封 Kāifēng

[Kaifeng] 中国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中部偏东北,黄河南岸,市 区面积38平方公里,人口60万,中国著名古都,曾为河南省会,现为河南重要工业城市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分封

晋 陶潜 《命子》诗:“书誓山 河,启土开封。”

⒉  拆开封口。

张籍 《秋思》诗:“復恐匆匆説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清 李调元 《粤风·妹同庚》:“寄歌又没亲人送,寄书怕人开封。”
高晓声解约》:“他在口袋上捏了几捏,摸出一包‘飞马’,也没开封,塞给媒人。”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开封 (河南省地级市、八朝古都)

  • 开封,古称老丘、大梁、陈留、汴州、东京、汴京、汴梁等,简称汴,河南省下辖地级市,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西与省会郑州毗邻,东与商丘相连,南接许昌和周口,北隔黄河与新乡相望。开封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五大古都之一、著名的八朝古都。截至2017年,开封市总面积6266平方公里,辖5个市辖区、4个县,常住人口454.93万人。
  • 开封具有“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四大特色,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后有夏朝,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朝,金朝等朝代相继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称,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开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宋朝都城东京城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汴京富丽天下无”、“东京梦华”的美誉。
  • 开封是戏曲之乡,中国第一大剧种豫剧发源于此。开封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拥有国家5A、4A级旅游景区8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客。
  • 开封是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城市、郑州大都市区核心城市、郑州航空港区主体城市、郑汴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翼。开封自贸区也是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
  • 开封 (汉语词语)

  • 开封,kaifeng,汉语词语,动词,意思为打开、开启、拆开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