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应手

词典解释

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1.【解释】: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2.【出自】:《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3.【示例】:挟了七八万现款的冯云卿就此走进了公债市场,半年来总算~,扯起息来,二分半是有的。 ◎茅盾《子夜》

4.【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各种技艺

这位老作家运用语言的功夫已达到~的地步。

古时,匏巴弹琴,鸟儿会随着乐声而舞,鱼儿跃出水面倾听。郑国的师文听说后,就去拜师襄为师学琴。 师文学了三年,柱指钧弦,却弹不出一首完整的曲子。师襄无奈地说:“你可以回家去了。”师文扔掉琴,叹息道:“我不是不会指法,也不是不能完整地弹一首曲子。而是我心不在琴弦上,心里也没有音乐。由于内心找不到音乐的感受,所以手指就不能和琴弦相配合了。你再给我一些时间,让我找一找音乐的感受。”,过了不久,师文回来见师襄。师襄说:“你的琴炼得如何?”师文告诉他:“我已找到音乐的感受,请听我弹一曲。”,当春天时叩击商弦弹南吕调,凉风突起,草木都结出了果实。秋天时叩击角弦弹夹钟调,和风徐徐地吹起,花草树木都开花发芽了。夏天时叩击羽弦弹黄钟调,霜雪交下,河塘里都结冰了。冬天时叩击徵弦弹蕤宾调,阳光变得炽热,厚厚的冰块一下就融化了。一曲将终时,则以宫弦为主与其它四弦一并奏起,这时吹来了和丽的风,天空中漂着吉祥的云朵,降下了甘露,地下涌出了清清的泉水。 师襄抚心高蹈说:“你的弹奏真是妙啊!即使师旷之清角,邹衍之吹律,也比不上你。我得挟琴执管向你学琴了。”

得心应手手下留情情不可却却之不恭恭而有礼礼为情貌貌似强大大中至正正中下怀怀丸操弹弹丝品竹竹报平安安不忘危危于累卵卵与石斗斗丽争妍妍姿艳质质伛影曲曲不离口口不二价价值连城城下之盟盟山誓海海不扬波波光鳞鳞鳞次栉比比众不同同休共戚戚戚具尔尔汝之交交口同声声东击西西台痛哭哭丧着脸脸无人色色丝虀臼臼头深目目下十行行不从径径一周三三三两两两世为人人一己百百万雄兵兵不厌权权倾中外外刚内柔柔声下气气义相投投井下石石人石马马上功成成一家言言三语四四不拗六六亲不和和光同尘尘垢秕糠糠秕在前前仆后继继古开今今夕何夕夕寐宵兴兴云致雨雨丝风片片云遮顶顶名冒姓姓甚名谁谁是谁非非亲非故故人之意意义深长长久之计计上心头头一无二二三其德德厚流光光前启后后不僭先先人后己

词典名字:

得心应手

词典发音:

dé xīn yìng shǒu

国语辞典

得心应手 déxīn-yìngshǒu

(1) [serviceable;handy;have everything under one's perfect control]∶技艺纯熟,做事顺手,尽合心意

气足则调自振,意深则味有余,得心应手,无一字不稳惬。——· 赵翼《瓯北诗话》

(2) [masterly;with facility]∶运用自如

他对英语的掌握如此得心应手

基本解释

得心应手[ dé xīn yìng shǒu ]

⒈  心怎么想,手便能怎么做。语本比喻做事很顺利。明·汪?也作「得手应心」。

《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春芜记·第六出》:「披长剑风生蒯缑,恣挥霍星昏旄头,须得心应手。」

心手相应

所谋辄左


引证解释

⒈  谓心手相应,运用自如。多形容技艺纯熟。

语本《庄子·天道》:“斲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应於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於其间。”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书画》:“余家所藏 摩詰 画《袁安卧雪图》,有云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
明 王錂 《春芜记·说剑》:“披长剑风生蒯緱……须得心应手,君知否?”
秦牧艺海拾贝·在词汇的海洋中》:“即使这些都做到了,还不能说在写作时就一定十分得心应手。”
明 吴承恩 《寿王可斋七帙障词》:“得手应心,奚事揣摩之计;入经出传,耻为孟浪之谈。”
明 李贽 《读史·琴赋》:“故 蔡邕 闻絃而知杀心, 钟子 听絃而知流水, 师旷 听絃而识《南风》之不竞,盖自然之道,得手应心,其妙固若此也。”

成语解释

得心应手

【解释】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出处】《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示例】挟了七八万现款的冯云卿就此走进了公债市场,半年来总算~,扯起息来,二分半是有的。 ◎茅盾《子夜》

【近义词】心手相应、游刃有余、驾轻就熟

【反义词】不文不武

【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各种技艺

网络解释

得心应手 (汉语成语)

  • 得心应手是一个成语,读音是dé xīn yìng shǒu,谓心手相应,运用自如。多形容技艺纯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