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如律令

词典解释: jí jí rú lǜ lìng本是汉代公文用语,后来道士或巫师亦用于符咒的末尾。如同法律命令,必须立即遵照执行。国语辞典注音 ㄐㄧˊ ㄐㄧˊ ㄖㄨˊ ㄌㄩˋ ㄌㄧㄥˋ  拼音 jí jí rú lǜ lìng漢代公文常用的結尾語詞,意謂情勢緊急,應如同依照法律命令一般火速辦理。後多為道教念咒驅使鬼神時所用的末語。▶ 唐.白居易〈祭龍文〉:「若三日之內,一雨滂沱,是龍之靈,亦人之幸,禮無不報,神其聽之。。」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0060页 第7卷 458

词典名字:

急急如律令

词典发音:

jí jí rú lǜ lìng

国语辞典
  • 代公文常以“如律令”或“急急如律令”结尾,意谓立即按照法律命令办理。后多为道教咒语或符箓文字用以勒令鬼神按符令执行。
  • 基本解释

    急急如律令[ jí jí rú lǜ lìng ]

    ⒈  汉代公文常用的结尾语词,意谓情势紧急,应如同依照法律命令一般火速办理。后多为道教念咒驱使鬼神时所用的末语。

    唐·白居易〈祭龙文〉:「若三日之内,一雨滂沱,是龙之灵,亦人之幸,礼无不报,神其听之。急急如律令。」


    引证解释

    ⒈  汉 代公文常以“如律令”或“急急如律令”结尾,意谓立即按照法律命令办理。后多为道教咒语或符箓文字用以勒令鬼神按符令执行。

    唐 韩愈 《曲江龙文》:“乃於甲乙之日,依准古法,作神之象,斋戒祀祷,神其享佑之,时降甘雨,以惠兹人,急急如律令。”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遂即卧於芦中,呪而言曰:‘捉我者殃,趁我者亡,急急如律令。’”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七:“急急如律令, 汉 之公移常语,犹今云‘符到奉行’。 张天师 汉 人,故承用之,而道家遂得祖述。”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诊祟》:“赫赫扬扬,日出东方。此符屏却恶梦,辟除不祥。急急如律令敕。”
    亦省作“急急如令”。 《西游补》第六回:“伏愿 孙先生 大圣老爷 行者 威灵,早飞上界,再闹天宫,放了 虞美人,寻着 唐僧,急急如令。”

    成语解释

    急急如律令

    【解释】本是汉代公文用语,后来道士或巫师亦用于符咒的末尾。如同法律命令,必须立即遵照执行。

    【出处】唐·白居易《祭龙文》:“若三日之内,一雨滂沱,是龙之灵,亦人之幸。礼无不报,神其听之!急急如律令。”

    【示例】有鬼有鬼,撮盐入水,太上老君,~,欶。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

    网络解释

    急急如律令 (道教词语)

  • 汉代公文常用的结尾语词,意谓情势紧急,应如同依照法律命令一般火速办理。后多为道教念咒驱使鬼神时所用的末语。